
个人介绍:
高群,博士,副教授。广州市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电源与安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工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近年来,主持广东省科技项目3项,教育部教改课题1项、市级项目4项,总经费731万元;参与新能源汽车方面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多篇,其中SCI收录5篇,已获或申请国家专利20余件。并获得200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广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15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在轻量化电动汽车整车设计、电源系统安全、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等方面有较好研究与开发基础,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设计、开发了面向不同市场的多种轻量化纯电动汽车,具备丰富的电动汽车设计与开发经验。
近年5年来,重点开展了电源系统安全技术研究,包括可控外短路的电池自加热方法、复合相变材料与电池热管理研究、基于红外图像的电池热安全状态识别与应急处理等工作。
学习经历:
2003/09–2007/07,中山大学, 工程力学,博士
2000/09–2003/07,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
1994/09–1998/07,中国石油大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学士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hbgq2000@126.com
论文发表
1. Qu M , Han L, Gao Q*.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epoxy/glass‐fiber composites intended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J].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23, 34(8):2554-2563. (SCI 四区, IF=3.1)
2. Zeng S , Ye L , Guo Y , Gao Q*. Cub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s an electro-catalytic for Li-S batteries[J]. Materials Letters, 2021, 297:129942. (SCI 三区, IF=3.6)
3. Qu M , Qin Y , Xu W , Gao Q*.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NBR/CB flexible composite film for ultrastretchable strain sensors: fabrication and modeling[J]. Applied Nanoscience, 2021(11): 429–439. (SCI 四区, IF=3.9)
4. 许铀,高群*,于丽敏,等.基于偏置正交测量臂逆解算法的构型位置精度预测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9,40(06):111-121.
5. 高群,许铀,于丽敏,等.基于测量构型周期性特性的多关节测量系统残差修正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8,39(05):24-32.
6. 许铀,高群*.基于光栅编码器的柔性测量臂位置精度研究.仪器仪表学报.2017,38(2),336~342.(EI收录)
7. Xu You, Gao Qun *, Limin Yu, et al. Single-point Residual Correction Method for Articulated Arm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Based on Pose Configuration’s polynomial model. The 7th Annual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 Technology in Automation,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June 31-Augest 4, Hawaii, USA, 2017,189~193.
8. 高群,唐骏.车用榫卯构件过盈连接的性能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17(10):158-163.
9. 高群,黄文涛.轻量化电动汽车后悬架优化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31):230-233.
10. 蔡茂,高群*,宗志坚.铝合金蜂窝结构轴向压缩吸能特性[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33(05):675-679.
11. 高群,宗志坚,熊会元.机器人结构参数辨识的两步法及其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 2007, 19(10): 2276-2278
12. Xu You, Zong Zhi-jian, Gao Qun. Position Uncertainty Distribution for Articulated Arm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based on Simplified Definite Integration.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8, 29(7):075012 (SCI三区)
13. 黄文涛,高群.麦弗逊前悬架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 (04):167-170+174.
14. 魏航,高群,宗志坚.蒙皮榫卯框单元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6,38(01):47-50.
15. 蔡茂,高群,宗志坚.碳纤维麦弗逊悬架控制臂轻量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5,(07):189-192.
16. 王念,高群,黄心深,等.轻型电动客车榫卯结构骨架仿真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5,(05):181-184+188.
17. 赵博生,高群,宗志坚.基于ADAMS的高速吹瓶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10):77-79.
18. 骆贤宗,高群,宗志坚.电动汽车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J].机械传动,2010,34(09):82-84.
主持科研项目
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面向陶瓷卫浴的机器人集成智能产线研究及其产业化,(2022A0505050017),2022.09~2025.08,100万,在研,主持;
2. 佛山市教育局科技项目,面向室内应用场景的机器人视觉导航关键技术研究,(2022DZXX05),2022.12~2023.12,5万,在研,主持;
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全新结构纯电动乘用车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2011A010802003), 2011.08~2015.10,500万,结题,主持;
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柔性关节测量臂精度补偿模型研究(10451027501006219),2010.10~2012.10,3万,结题,主持;
5. 东莞市科技局科技合作项目,莞台电动汽车合作创新平台建设( 2015508102007),2015.12~2019.05,60万,结题,主持;
6. 东莞市科技局科研平台支撑资金,电动汽车中试基地建设,2015.08~2018.05,400万,结题,主持;
7.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新能源汽车教学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18A0413),2019.08~2020.12,10万,在研,主持;
8. 企业横向,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与集成教学装备研发 ,2019.05~2019.12,20万,结题,主持;
9. 企业横向,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驾驶线控底盘课程大纲,2019.05~2019.12,3万,结题,主持;
10. 企业横向,管柱型电池包设计,2015.02~2015.12,20万,结题,主持;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热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05010007),2019.5-2021.4,200万,第八,结题;
2. 广东省教育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创新团队,2018.12-2021.12,50万,第三,结题;
3. 广州市民生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火灾预防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研究与示范应用(201803030041),2019.04~2021.04,100万,第二,结题;
4. 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电源与安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05,第三;
知识产权
1.一种动力电池夹具烘烤装置 发明专利 2020112332982,2022.07.22
2一种锂电池加工生产用压合装置 发明专利 2020112316975,2022.06.213.一种动力电池温度调节装置 发明专利 2020112317003,2022.05.27
4. 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随动式测量机械臂标定方法,CN200710031248.4,发明专利,2009.11.18;
5. 一种承载式新型结构电动汽车车架,CN200810026846.7,发明专利,2010.06.23;
6. 一种新型结构纯电动汽车,CN200810026847.1,发明专利,2012.01.11;
7. 一种整体快速拆卸式风冷电动汽车电池包,CN200820045044.6,实用新型,2009.01.28;
8. 三元结构轻量化电动汽车主体结构,CN200910192823.8,发明专利,2012.11.14;
9. 一种轻量化箱梁式电动汽车底盘架,CN200920264176.2,实用新型,2010.11.24;
10. 一种汽车悬架支座结构,CN201610581140.1,发明专利,2016.12.06;
11. 一种汽车悬架支座结构,CN201620776708.0,实用新型,2017.01.25;
获得教学科研奖励
(1) 机械产品综合性能设计建模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2(排名第六)。
(2) 卫生洁具高效生产的机器人集成智能产线关键技术与应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12(排名第十)。
(3) 陶瓷卫浴行业机器人柔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科技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05(排名第六)。
(4) 面向能量优化的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设计与开发,广东省机械工业协会,广东省机械工业科技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05(排名第三)。